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从达芬奇的画到<达芬奇密码>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04-15 14:54:04  文章录入:celine  责任编辑:celine

在这部悬念惊悚小说《达·芬奇密码》一书中,丹·布朗运用达·芬奇的著名画作《最后的晚餐》来解释关于基督教起源的既有趣,但也许是不可信的理论。该书的主人公——一位研究符号学的学者,声称“圣杯”(Holy Grail)并不是一个有形的物体,而是一种后来遭教会压制的强烈的女性气质。他说,玛利亚·抹大拉并不是妓女,而是耶稣的妻子,是一位为其生育后代的皇室成员,也即是说,她是传承皇家血统的女性(Holy Grail)。耶稣计划让她接替自己执掌教会。该画作中隐含的细节,来自一个符号学家的分析。

喜欢《达·芬奇密码》的7个理由

《达·芬奇密码》是2003年美国最畅销的小说,一面市就横扫美国各大畅销书榜。即使在今天,亚马逊网站的小说类TOP10上,其仍位列榜首,它有超过40周位列前十的排名,榜首的位置更是多达15周以上。就是这样一部小说,除却它颇似好莱坞大片的一贯风貌外,其内容引发的争论更是让人觉得颇有看头。我相信它有理由让你喜欢!

1
书的开头既是故事的开始、也是悬念的开端、更是爱情种子埋下的地方。没有半句废话,没有莫名其妙的煽情或冗长的背景交代,就像看好莱坞大片一样,从你看到它的第一眼起,你已经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2
看书的同时可以随作者探访英、法两国的大街小巷。这其中既包括举世闻名的巴黎卢浮宫、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也包括我们不太熟悉的凡尔赛近郊的维利特庄园、混杂着形形色色奇怪人等的……森林。读过太多类似于《一生中最该去的10个地方》之类的书,听了太多人或说教或炫耀地告诉我哪里哪里美得像天堂,我的审美细胞已经疲惫不堪。能这样耳根清净地只是默默透过作家独特的眼光在逃亡途中到处转转,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3
没有西方通俗文学中赤裸裸的性描写(当然,现在国内通俗小说中这样的描写如果不是更多的话,也绝不在少数),甚至连爱情也是少有的含蓄。两位男女主人公共同出生入死,其间难免情愫暗生,眉目含情。但作者偏偏不说出来,让读者您自己体会去吧。久违了的纯真年代!

4
每次买了《南方周末》都先翻到“小强填字”?迫不及待地做完还觉得意犹未尽?看完了《达·芬奇密码》,你一定会明白什么叫“小巫见大巫”了。这里的字谜一个连着一个,数字、诗歌、拉丁文和法语,一个都不能少。绝妙之处还在于,如果作者不说出答-案,你一定猜不出,而当他说出谜底,你一定又会惊呼“啊!这么简单!”

5
总想好好欣赏一下西方艺术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品,可美术课上老师照本宣科的讲法却常常让我哈欠连天。但读《达·芬奇密码》就不同了,那么多惊世骇俗的评赏让我不由得瞪大了双眼。《最后的晚餐》里有一位女性?《蒙娜丽莎》非男非女?马上跑去图书馆找一本美术史好好瞧瞧!

6
宗教的神秘面纱被大胆剥落,作者好似一个勇敢的战士跳出来挑战传统基督教观念,把我们熟悉的圣经故事和耶稣传说彻底改变。谜底揭露之时,就是基督教历史改写的时刻。虽然对作者的这种观点我有所保留,但还是不得不惊叹于他的大胆。

7
不到最后一刻绝猜不到结局。看过太多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小说和电影,开始时痛骂那些愚蠢的作家和导演,把观众、读者当白痴。但时间一长,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感悟力太强,以至于无论作品怎样我都能在开始时就知道结果。但《达·芬奇密码》的出现击破了我的这一设想。虽然从一开始我就不断对书中出现的各个人物进行分析,以我看过的无数悬疑小说为蓝本,不停地判断着究竟哪一个人是幕后的黑手。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暗自得意,以为这次又让我猜中了,但直到把书翻到最后一页,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我曾经的判断都是错误的,这一次,我没猜中。但同时,我也非常开心,因为我又体验到了久违的惊喜和惊奇。

应该说这不是那么一本那么让你轻松就读的小说,因为她要调动你大量的脑细胞去回应故事情节的发展,你不得不去想,你已了然于胸的达·芬奇,甚至是那些圣经故事,在这部作品中竞会有这样另类的解读?仔细回想书中的描绘,甚至是动用更多的资源去考证,我想这才是看这部小说真正的乐趣所在吧。

情节

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芙,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深感震惊。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

  兰登无意之中非常震惊地发现,已故的博物馆馆长是峋山隐修会( prioty of zion )的成员 —— 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包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提切利、维克多·雨果与达芬奇,这无疑给他们增加了风险。兰登感觉到他们是在找寻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秘密,这是个数世纪以来就证明了的既能给人启迪又很危险的秘密。在这场足迹遍及巴黎以及伦敦的追逐中,兰登与奈芙发现他们在跟一位始终不露面的幕后操纵者斗智斗勇。他们必须解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峋山隐修会掩盖的秘密,那隐藏了多年的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小鼒

《达·芬奇密码》是2003年美国最畅销的小说,一面市就横扫美国各大畅销书榜。即使在今天,亚马逊网站的小说类TOP10上,其仍位列榜首,它有超过40周位列前十的排名,榜首的位置更是多达15周以上。就是这样一部小说,除却它颇似好莱坞大片的一贯风貌外,其内容引发的争论更是让人觉得颇有看头。我相信它有理由让你喜欢!

1
书的开头既是故事的开始、也是悬念的开端、更是爱情种子埋下的地方。没有半句废话,没有莫名其妙的煽情或冗长的背景交代,就像看好莱坞大片一样,从你看到它的第一眼起,你已经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2
看书的同时可以随作者探访英、法两国的大街小巷。这其中既包括举世闻名的巴黎卢浮宫、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也包括我们不太熟悉的凡尔赛近郊的维利特庄园、混杂着形形色色奇怪人等的……森林。读过太多类似于《一生中最该去的10个地方》之类的书,听了太多人或说教或炫耀地告诉我哪里哪里美得像天堂,我的审美细胞已经疲惫不堪。能这样耳根清净地只是默默透过作家独特的眼光在逃亡途中到处转转,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3
没有西方通俗文学中赤裸裸的性描写(当然,现在国内通俗小说中这样的描写如果不是更多的话,也绝不在少数),甚至连爱情也是少有的含蓄。两位男女主人公共同出生入死,其间难免情愫暗生,眉目含情。但作者偏偏不说出来,让读者您自己体会去吧。久违了的纯真年代!

4
每次买了《南方周末》都先翻到“小强填字”?迫不及待地做完还觉得意犹未尽?看完了《达·芬奇密码》,你一定会明白什么叫“小巫见大巫”了。这里的字谜一个连着一个,数字、诗歌、拉丁文和法语,一个都不能少。绝妙之处还在于,如果作者不说出答-案,你一定猜不出,而当他说出谜底,你一定又会惊呼“啊!这么简单!”

5
总想好好欣赏一下西方艺术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品,可美术课上老师照本宣科的讲法却常常让我哈欠连天。但读《达·芬奇密码》就不同了,那么多惊世骇俗的评赏让我不由得瞪大了双眼。《最后的晚餐》里有一位女性?《蒙娜丽莎》非男非女?马上跑去图书馆找一本美术史好好瞧瞧!

6
宗教的神秘面纱被大胆剥落,作者好似一个勇敢的战士跳出来挑战传统基督教观念,把我们熟悉的圣经故事和耶稣传说彻底改变。谜底揭露之时,就是基督教历史改写的时刻。虽然对作者的这种观点我有所保留,但还是不得不惊叹于他的大胆。

7
不到最后一刻绝猜不到结局。看过太多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小说和电影,开始时痛骂那些愚蠢的作家和导演,把观众、读者当白痴。但时间一长,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感悟力太强,以至于无论作品怎样我都能在开始时就知道结果。但《达·芬奇密码》的出现击破了我的这一设想。虽然从一开始我就不断对书中出现的各个人物进行分析,以我看过的无数悬疑小说为蓝本,不停地判断着究竟哪一个人是幕后的黑手。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暗自得意,以为这次又让我猜中了,但直到把书翻到最后一页,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我曾经的判断都是错误的,这一次,我没猜中。但同时,我也非常开心,因为我又体验到了久违的惊喜和惊奇。

应该说这不是那么一本那么让你轻松就读的小说,因为她要调动你大量的脑细胞去回应故事情节的发展,你不得不去想,你已了然于胸的达·芬奇,甚至是那些圣经故事,在这部作品中竞会有这样另类的解读?仔细回想书中的描绘,甚至是动用更多的资源去考证,我想这才是看这部小说真正的乐趣所在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