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出国留学,有所准备才能有所应对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06-27 12:00:0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出国留学,有所准备才能有所应对

我是国内一所大学的心理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自2010年9月1日到达瑞典的隆德大学作访学、交流以来,通过所见所闻所体会以及问卷调查和访谈,对留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和感悟,很想和准备出国的学子们说说,希望能帮助大家未雨绸缪,以缩短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期。

  有所准备,才能有所应对。在国外的教育环境下,留学者须得规范自己的言行,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方能为自己打开一片新天地。

  首先,别心存侥幸,要照章办事。总体说来,西方的教学管理非常规范、具体与成熟,每门课的教学大纲都详细说明了教学目标、课程进度及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时限、参考文献等,并会严格执行。只有提前了解这些,并准备好材料,才能跟得上课程节奏。最好别观望、别侥幸,也别以为用合适的理由向老师求情就可以降低标准。我认识的一位挺有人情味的瑞典老师说,他的一个学生有严重的考试焦虑症,考试前后情绪经常失控,但他能做的只是第一个批阅这个学生的试卷,他说如果在评价标准上通融,对其他学生是不公平的。

  第二,别偷懒,给自己增加人气。每门课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们自愿结合,独立而平等,各尽其职。如果某人在任务进行中与他人合作不佳,本组其他成员有权向有关老师说明情况,“开除”这个成员。所以,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你最好主动而勤奋,出色完成自己那份任务,才有可能在下一次学习交流时被接纳。当然,替别人承担工作也是不必要的。

  第三,别封闭,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不少出国留学生都带有较强的竞争性与自我奋斗的观念,防范心理强,以至于固步自封。其实擅于寻求社会支持是一种能力。留学在外,既应该适度地与外国友人进行交往,也应该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朋友圈子,这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有助于提高语言交流水平,融入新文化;后者既可以满足归属感,又能更准确地分享信息,是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好办法。但是,这一切都必须自己主动争取,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帮助。

  第四,别总想着适应,你也可以影响。在异域文化中,过于谨慎会让自己失去特色,原有文化的魅力也无以显现。就像我们想了解外国人一样,外国人也非常想了解我们,希望中国留学生能给外国人带来新的感觉。

  我住在瑞典人家里,偶尔做一些中国饭菜请房东品尝,介绍中国节日、讲讲中国人的性格与礼节,使房东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后来房东一家开始尝试用筷子吃饭,并开始关注中国新闻。在这样的互动中,彼此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瑞典的高等教育中,师生地位非常平等,教师对学生们笑脸相迎,几乎不批评学生,并且有问必答,非常谦虚。同时,学生们也很自律,无论是大课还是小课,学生的学习状态都非常积极;学生们之间也注重交流的礼节,尊重文化差异,专心倾听并礼貌回应。中国留学生应该更加大方地与老师及同学们接触,吸纳新文化,同时也以自己的美德感染和影响他人,提升个人价值。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